光化学氧气测量仪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原理来测定气态氧浓度的精密设备。其核心在于其光化学传感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光敏材料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光信号变化,从而间接测定氧气的存在和浓度。具体来说,当光敏材料受到光照时,会吸收光能并发生化学变化,这一过程中如果氧气存在,会与光敏材料发生反应,导致光信号的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光信号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氧气的浓度。
1、光源系统
作用:提供特定波长的光,用于激发氧气分子或参与光化学反应。
常见类型:
LED光源:波长可调(如紫外或近红外波段),寿命长、能耗低。
激光光源:单色性好,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如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
特点:光源需稳定输出,避免波长漂移影响测量精度。
2、气室与光路系统
气室:
结构:密封腔体,用于容纳待测气体,确保气体与光充分作用。
材料:通常采用石英或特殊涂层玻璃,避免气体吸附或腐蚀。
设计:可能包含反射镜或透镜组,延长光程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光路系统:
光学元件:包括透镜、滤光片、分光镜等,用于聚焦、分光或过滤特定波长。
光程调整:通过调整光路长度或角度,优化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
3、传感器与检测模块
传感器类型:
光化学传感器:利用氧气与特定物质(如荧光染料、化学发光试剂)反应产生的光信号变化检测浓度。
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PD)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谱分析模块:在TDLAS技术中,通过分析激光被氧气吸收后的光谱特征计算浓度。
检测原理:
荧光猝灭法:氧气分子猝灭荧光物质的发光强度,强度与浓度成反比。
化学发光法:氧气参与化学反应产生光,光强与浓度相关。
吸收光谱法:氧气吸收特定波长光,通过吸收强度计算浓度。
4、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
信号处理:
放大与滤波:增强微弱电信号,去除噪声干扰。
模数转换(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后续处理。
算法处理:通过校准曲线或数学模型(如朗伯-比尔定律)将信号转换为氧气浓度。
控制单元:
微处理器(MCU):控制光源开关、数据采集、参数调整等。
温度补偿:校正温度对传感器或光源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自动校准:支持定期或实时校准,确保长期准确性。
5、显示与输出模块
显示界面:
LCD/OLED屏幕:实时显示氧气浓度、单位(%VOL、mg/m³等)、状态指示灯等。
背光与触控:支持夜间或低光环境操作,部分型号配备触控功能。
输出接口:
模拟输出:4-20mA或0-5V信号,用于连接PLC或记录仪。
数字输出:RS232/RS485、USB或无线模块(如蓝牙、Wi-Fi),支持数据传输或远程监控。
报警功能:设置浓度阈值,触发声光报警或继电器输出。
6、辅助系统
电源模块:
供电方式:内置电池(便携式)或外部电源适配器(固定式)。
稳压电路:确保电源波动不影响仪器性能。
采样系统:
泵或扩散式进气:主动抽气(泵式)或被动扩散(扩散式)采集气体。
预处理装置:如干燥管、过滤器,去除水汽、粉尘等杂质。
外壳与防护:
材质:金属或高强度塑料,防尘、防水(IP等级标识)。
散热设计:散热孔或风扇,防止内部元件过热。
7、软件与算法(可选)
嵌入式软件:运行于微处理器中,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
上位机软件:通过PC或移动设备连接仪器,提供数据记录、分析、报表生成等功能。
校准算法:基于标准气体或参考值,自动调整测量参数,减少误差。